近日,我院植保所植物细菌创新团队在生物学一区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IF2024=9.3)上发表了题为“OsPRMT5 methylates OsPAL1 to promoterice resistance, hindered by a Xanthomonas oryzae effector”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OsPRMT5通过促进OsPAL1精氨酸甲基化介导水稻抗白叶枯病的机制。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PRMT是一类精氨酸甲基转移酶,通过促进底物蛋白发生精氨酸甲基化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然而PRMT是否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以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团队成员通过研究发现,水稻OsPRMT5正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了进一步了解OsPRMT5调控水稻抗性的机制,研究人员通过IP-MS鉴定到OsPRMT5互作蛋白OsPAL1,并且发现OsPRMT5通过促进OsPAL1精氨酸甲基化进而调节PAL酶活性,促进水杨酸和木质素的合成。白叶枯病菌为了成功侵染水稻,会分泌效应蛋白PXO_01039进入水稻体内,与OsPRMT5互作。同时该效应子可破坏OsPRMT5与OsPAL1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OsPAL1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减少了水杨酸和木质素的合成,削弱水稻免疫能力。
植物细菌创新团队博士后圣聪为论文第一作者,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赵延存研究员和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农学院刘凤权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植物细菌创新团队郭宝佃博士、已出站博士后王波、陈稳产等,以及贵州大学李开怀特聘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赵弘巍教授等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为第一署名单位。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379),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2023ZB136)以及江苏省农科院基本业务专项(ZX(23)3016, ZX(24)3014)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