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6月16日,植保所小麦病害防控团队特别邀请美国普渡大学许金荣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慧泉、江聪教授来所做学术报告。小麦病害防控创新团队首席陈怀谷研究员主持,我院植保所、质量安全所、粮作所和资源所等单位4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
许金荣教授作题为“ Roles of GPCRs in Fungal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的报告,以信号识别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G蛋白偶联受体在小麦赤霉病菌侵染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信号识别,并分享了通过构建酵母系统筛选GPCRs特异性配体的相关工作。
刘慧泉教授以“RNA编辑在生物复杂性形成中的作用和适应性优势”为题,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分享了RNA编辑在真菌中的发现、意义及调控机制,强调了RNA编辑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及适应优势。
江聪教授以“小麦与禾谷镰孢互作分子机理及抗病材料创制”为题,以小麦赤霉病菌分泌蛋白Osp24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Osp24与寄主间的靶向-逃避靶向-再靶向的竞争互作模式,发现病菌效应蛋白和寄主小麦靶蛋白均存在自然变异位点。
三位专家的前沿报告开阔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报告现场气氛活跃,参会人员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会后,小麦病害防控团队将自己最近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并与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三位专家对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给予了中肯的点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建议。本次学术报告通过交流与学习,扩宽了团队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未来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更为充分的准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