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苏南地区水稻长势及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指导种植户开展水稻穗期病虫害有效防控,切实保障当地今年水稻单产提升目标顺利完成,9月18日,植保所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螟虫防控岗位科学家、国家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科技服务专家团溧阳、常熟、如东三县工作组组长罗光华研究员一行,在苏南地区水稻产量形成关键时期,赴溧阳、常熟两县开展水稻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指导工作。体系岗位团队骨干、工作组成员、地方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共同参与了本次调查活动。
工作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苏南地区当前水稻总体长势良好,少量田块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中度发生,田间二化螟虫态多样,防控难度较大,其他病虫害如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等有零星发生。针对各田块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工作组提出了系统性、专业性、一体化的综合防控技术指导建议。尤其是针对二化螟虫问题,工作组建议种植户应尽量选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且飞防时应适当增加用水量,从而实现高效防控。同时为规避较高温度条件下施药容易导致药害的形成,应尽量在早晨或傍晚施药,避免产生药害。
专家们的现场指导,得到了种植户的积极响应。为了有效防控重点病虫害发生,当地种植户们迅速采取了相应防控措施,为今年地方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
今年夏种以来,罗光华研究员牵头的工作组对服务的溧阳、常熟、如东3个市县水稻种植进行了持续跟踪和技术指导,并开展了应急服务,如高效育秧技术指导、病虫草害高效防控技术指导等。为了抵御今年8月中下旬的持续高温,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给予全方位的应对措施指导,有力保障了地方种植户的水稻安全生产,得到了农民朋友的赞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